移通故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移通故事 > 正文

    【移通故事·人物】陈琳:攀岩圆梦

    时间:2023-10-30 浏览量: 编辑:喻洁


    读:陈琳,女,汉族,2003年出生于重庆,艺术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21级5班学生。被高中摧毁了梦想的陈琳,大二时在移通遇到了攀岩,终于圆了“荒野求生”之梦。而在付出艰苦的努力后,她还从攀岩中学会了坚韧,学会了规划,也收获了自信,欣赏到了美丽的人生风景。

    图片

    我从小就喜欢运动,追求刺激和挑战。初中时看《荒野求生》,其中贝爷一度成为我的偶像。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想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然而,终日忙于学业的高中摧毁了我的梦想,直到2021年来到重庆移通学院,才发现自己没有梦想、没有爱好。

    第一次攀岩

    真正发生转机发生在大二的一天,学校组织拓展训练,我们年级集中到营地训练中心学习攀岩。

    学校训练基地的攀岩墙有15米高,大大小小排列着数十个不规则的岩点。起初,我望着近乎垂直的墙壁,跃跃欲试,毫无惧意。按教练要求做好安全防护后,我右手抠紧上方微凸的岩点,指尖用力,双脚轮流踩着岩点,一步步地向上攀爬。

    爬了一会儿,我开始有点喘,决定休息一下。这时,我才顾得上向下看,一下子被眼前的景象震惊,感觉下面的同学都似乎变成一个个小圆点,周围行人穿梭,每一个人都那样渺小。瞬间,我全身充满了一种对高空的恐惧,呼吸变得急促,脚软下来,手臂却变得僵硬,指尖也没了力气。那一刻,我心中本能的念头就是赶快回到地面。就在这时,我听到下方传来“加油、加油,陈琳加油!”的呼喊声。教练和同学们的呼喊,使我备受鼓舞,觉得不向上爬就对不起大家。从小不服输的我,此刻深吸了一口气,脑海浮现初中时曾看过的《挑战探险》电视节目,23岁就已攀上珠穆拉玛峰的贝尔格里尔斯形象似乎也在为我加油。少年时的热血又重新被唤醒,我下定决心,一定要攀到岩顶!

    又向上爬了一段距离,我的手感觉有些吃力,全身也感觉使不上劲儿了。我又陷入了尴尬,挂在岩壁上不能前行,又不愿放弃。望着离最高点似乎只有一两米了,再听到下面的加油声,我心里暗暗较劲:“只差这么点儿距离,你怎么不能上去?”我咬着牙,再一次将手伸向峰顶。终于,我摸到了顶,腿也使出最后的力气向上一蹬——太不可思议,我竟然爬上去了!

    图片

    我站在岩顶,望着下面的人都在为我欢呼,内心感受到极大的自豪和荣耀。那一瞬间,我觉得浑身充满了热血,被高中磨灭的热血与梦想似乎一下子又回来了。稍后的几天,我都一直沉浸在这种兴奋中,激动不已。

    最终,我成为那次攀岩训练中为数不多攀上最高点的人。教练认为我不仅有攀爬的天赋,还有坚持的精神,就邀请我加入营地训练攀岩派遣队。我回头望着令我热血澎湃的攀岩场,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他。

    艰苦的训练

    在攀岩队,我要克服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恐高。我一直想象着一个画面,攀到中途的我,突然没了力气,结果从半空坠落。这种想象严重影响了我的训练。

    为了让我克服恐惧,教练每一次都在一旁鼓励我。我也不止一次的告诉自己,爬上高空后,要专注,要冷静,要深吸一口气。为了让我们适应高度,教练常常让我们爬到半空,然后放手速降。经历过无数次速降训练,我渐渐发现,10米、20米的高度都不再可怕。

    第二道难关是臂力训练。在攀岩中,手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身体上行提供动力,还能维持身体平衡。而臂力的提升,则要求指力、腕力、臂力的要齐头并进。

    作为初学者,每一次训练都是对手臂的折磨,长时间的训练导致我的手臂严重充血、僵硬。锻炼臂力首先要解决核心力量,为了提升核心力量,一开始我采用俯卧撑、平板支撑、抱膝卷腹、俄罗斯转体等动作进行训练。然后是每天无休止的攀岩。这是一场体能与时间赛跑的游戏,为了早日达到目标,临睡前我都会在寝室的床架上用引体向上强化臂力训练。

    当然,攀岩的技巧也很重要。面对无言的岩壁,攀岩者思考的绝不仅是下一步如何走,而是要像国际象棋大师,在观察诸多岩点后,迅速作出判断,找到最佳支撑点和攀爬路线,规划好最佳的攀登路线,节省体力,以达到提高攀岩速度和效率的目的。走错一步满盘皆输,尤其是对于一些户外攀岩者,一旦错了,付出的可能就是生命的代价。

    教练常常让我们学习一些适用的攀岩技巧。刚开始训练时,教练会根据攀岩墙上适合“扣、抓”的岩点,及其大小位置进行编号,并讲解攀爬时如何起步,如何选择有利的岩点。

    “不同形状的岩点,上面有凹槽的可以扣,旁边有凹槽的能抓,而有的岩点上面和旁边没有凹槽就只能捏。”教练看了我一眼,“陈琳,你第一次攀岩时费劲就是岩点抓的不对。”

    我拼命回忆第一次攀爬时的场景,好像确实如此。

    教练边说边在模拟图上,将15米高的岩墙由下至上,选了5个关键的大岩点上编号,并以编号为核心,规划出一条攀岩路线。

    我将模拟图描绘在笔记本上,并根据这5个核心,以及周围散布岩点的特征,思考如何攀爬才能最简化不必要的步骤。在这之后的时间里,作为速度道选手,为了追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攀上岩顶,我无数次在训练中寻找手点和落脚点,所有计算都围绕着若干块最大的岩点展开。就这样,渐渐地,我的攀岩技巧越来越熟练了。

    图片

    第一次比赛

    半年后的一天,教练对我说:“陈琳,你进步非常快。下个月有场比赛,你准备一下,代表我们队参赛。”

    “谢谢安指导!”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后来我还有些奇怪,以前只要有抛头露面的事,我总是向后躲,生怕别人看见我,现在难道是攀岩给了我胆量?

    比赛在校外进行。我早早赶到场地,发现墙体坡度15°到25°,难度很大。我习惯地拿出笔记本,观察赛场攀岩墙上岩点的分布,总结出5到7个核心点,逐一编号,把它们画在笔记本上。然后再根据起脚点和自己的臂展与腿长,规划攀爬路线。同时,脑中一番模拟,又标记出手指应用“扣、捏、抓”和腿部“垫、踩、撑”的动作。

    “你来的好早啊!”教练带着两名队友站到了我的身后,“不错,懂得因地制宜,提前来现场规划路线!”

    比赛开始了。我严格按照自己的规划,有条不紊的,一步一步地攀爬。因为事先做了充足准备,加上半年来的刻苦训练,我的成绩大幅提升,虽然最终未能获奖,但超越了自己以往的成绩。之后,我代表学校参加了各式各样的大赛,甚至包括中国飞盘大赛。各类奖状也应接不暇。

    有一次我在重庆市比赛中获得第三名。当即在朋友圈中分享了这个消息。没多久,父亲打来电话。在电话里我听到他激动的声音:“女儿,你是最棒的!我永远为你骄傲!”那一瞬间,一股暖流从我心底涌出。

    这一切,都让我很自豪,久违的自信心也渐渐彻底回归。我不再是以前那个总躲人群后,生怕被人关注到的小姑娘。

    图片

    有一次,教练带人参观,需要一名学生做示范,我抢着举手,说:“安指导,您看我是否进步了?”

    攀岩让我经历了无数次失败与挑战,让我敢于尝试、勇于表现。我想这就是攀岩带给我的最大精神收获。

    岩顶冥想

    2022年12月31日,父亲因病永远离开了我。那一阵子,我的心情从峰顶跌到谷底。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忆他在电话里对我的赞赏:“女儿,你是最棒的!我永远为你骄傲!”

    学习攀岩后,教练经常带领我们爬上北校区攀岩馆的最高点学习建站。就在这种低沉的情绪中,有一天下午,我又爬上了攀岩点的高点。当时正值黄昏,巨大的落日染红了半边天空。我惊讶地目睹着眼前无比壮丽景象,随着夕阳缓缓落下,周围的云彩从最初的金黄转为晕红,再从晕红转为深紫……直到最后的一抹云霞褪去了红色,天际吹来一阵阴冷的风,整个天空如同一道兰黛色的天幕。这一切景象的变化让我深深震撼——多美好啊!

    面对如此的壮丽,想起爸爸临终前对我“喜欢做什么就去做,爸爸永远支持你。你要永远开心!”的叮嘱,我觉得应该抹去眼泪,思考今后的人生该如何度过。

    我从攀岩中得到的收获很多,除了坚韧的毅力和自信心,我看问题也逐渐形成了全局观,常常思考很多的因素。做规划不仅会制定一个目标,更学会了思考达成目标应走的路径和步骤,并且养成每周复盘的习惯。

    自那以后,每周我都会领上钥匙,一个人爬到最高处,在夕阳下思考,反思这一周自己在攀岩中是否找到了最佳的着力点,速度是否比上一次更快些,思考这周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哪些收获,存在哪些问题。我经常会拿出笔记本,就像攀岩时规划攀爬路线一样,记录着脑海中的所思所想。人生就像一堵攀岩墙,关键的机遇就像那几块核心岩点,抓住了才能登上顶峰。

    我经常在山顶上呆到日薄西山,直到天空变成靛蓝,只有远处霓虹灯和天空中闪烁的几颗微颤的星星,然后我平复好自己的心情,转身返回寝室。

    图片





    撰稿:冯丽

    终审:苏述庚

    总编审:孙善清

    (新闻采写产业学院 “我在书院读大学”通讯社出品)

    本栏目面向全校征稿,欢迎广大师生踊跃投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