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通识教育 > 正文

【通识教研】跨学科视阈下艺术通识课程教学探索——记西南大学庄钟春晓教授指导艺术类通识课程建设

时间:2023-06-03 浏览量: 编辑:喻洁

为进一步推进艺术类通识课程建设,提升课程质量,5月18日下午,通识教学部邀请西南大学教授庄钟春晓教授在梅若207会议室开展关于跨学科视阈下艺术通识课程教学探索讲座及分享交流,会议由历史与艺术教研室主任邓露露主持,合川及綦江校区通识教学部、远景学院、电影评论中心艺术类课程教师及学生代表参加。


关于“跨学科视阈下艺术通识课程教学探索”,庄教授主要从艺术课程的育人价值、艺术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为何艺术通识课程要跨学科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解。


庄教授对艺术课程的育人价值做出了三点概括:一是艺术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讲究对真、善、美的追求。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塑造美好的心理。二是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要,艺术修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人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苹果、特斯拉等工业产品为例,除了功能、技术外,品牌文化以及对美学的追求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老师们要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向美”“向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在课程建设中拥有创新意识,才有可能引领一门课程。同时,庄教授也肯定了我校艺术通识课程全面育人的思想。

庄教授结合关于艺术教育改革、弘扬中华美育精神、高校公共课程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对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度阐释,即培养学生建立文化自信、形成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积累学生审美经验和提高审美能力。在此基础上,庄教授结合中西方音乐的异同从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四方面阐述了艺术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


为何艺术通识课程要跨学科?庄教授强调:“通识课程在于对学生素养的培养,然而素养则是体现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让学生搜集整理一季度国泰的音乐会情况,在整理中,不仅可以实现对音乐会类型、风格、时期的分类,还可以了解聆听音乐的流行趋势以及能够实现课堂知识向生活方式的转化,在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是复合型知识能力的体现,这便是大学通识教育跨学科的意义。同时,庄教授以香港中文大学及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为例,对其美育中的审美教育方向做出了归纳与总结。最后提出了可适用于我校艺术课程的建设方案,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讲座之后的交流环节,远景学院赵丹老师和通识教学部刘慧琴老师分别就“通识课程教学中如何让创意实践作品更为出彩,从而成为有显示度的成果”“基于大班背景,如何建设一门有亮点的音乐通识课程”向庄教授请教,庄教授一一给予详细解答,并且帮助老师们设想方案,老师们豁然开朗,获益良多。期待我校艺术类通识课程建设获得新突破、新发展。





图文:邵晓蓓

(通识教学部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