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通识教育 > 正文

【通识随谈】浅谈通识教育的实用性

时间:2020-06-10 浏览量: 编辑:程靖媛

教育具有实用性,通识教育也应该具有实用性。教师付出精力备课、授课,学生用大好的青春时光来学习一门课,那么它必须物有所值,才能对的起大家的付出。除此之外,按照英国哲学家洛克对人性的观点,“人性的本质是自私和堕落的”,人的本质是不断追求对自己有利的东西。无利不起早,对于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而言,教育活动必须要有一定的实用性。这样,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通识教育的实用性,应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学生自身的发展,二是社会的发展。其背后所依据的是实用标准和真理标准。

一、通识教育着重对学生自身能力和素养的发展

从个人的自身发展来说,通识教育着重对人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按照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报告,“整全的人”是指“好”人(Good man)、“好”的公民 (Good citizen)和有用的人(Useful man)。“完整的人应该具备四种能力: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因此,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会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素养的训练,如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表达能力等。

如何达到这些目标的呢?为此,我们坚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负责引导和组织,改变过去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过程,将学习交给学生。如课堂陈述、小组讨论、阅读—探讨—写作等等。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关键的是看重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等。(现在问题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去考量学生的学习效果,缺乏针对通识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机制。)

二、通识教育不能忽视社会需要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魏则西之死时留下的誓言,也反应了社会对大学的要求,希望大学教育能有利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通识教育也应该如此,服务于专业教育,实行通专结合。

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组成部分,两者有区别但不可分割或对立。专业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其旨在培养学生未来从事某一种职业的能力。通识教育的内涵从最初就是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自由教育需要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二是教育必须保持自由的理想。”也就是通识教育从一开始都是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任何抛开专业教育,只谈通识教育都是毫无意义的。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我们提高办学质量,立足地方、服务于地方企业,培养目前需要或未来潜在需要的人才,民办高校才能逐步实现转型发展。美国加州大学前校长拉克·克尔在《大学的功用》一书中明确的指出:“大学存在的社会价值在于能够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从现实社会改革和发展中重新寻找自己的位置,而不是恪守一成不变的传统。”

 

 

(通识教学部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