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通识教育 > 正文

【育人融合】“爱莲谈话录”主题沙龙第一期:学哲学与学历史

时间:2021-04-30 浏览量: 编辑:程靖媛


主题沙龙简介:

“爱莲谈话录”是由《正义论》课程小组岳媛老师发起的哲学对话训练活动,针对当下学生在正义论课程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障碍,运用苏格拉底“助产术”澄清并分析问题,解决学习方法上的困惑,配合正义论课程的课改要求,发现与弥补课程实践中的短板。活动主要谈话对象为正义论课程组老师及两位其他学科嘉宾老师和六位同学。其余同学可通过观看与提问的方式来参与对话,但不作为主要对话主体。原则上不超过十人面对面圆桌交谈。观众围绕圆桌观看对话并在特定环节进行提问。

本次对话主持人:岳媛

对话嘉宾:向姝郦老师、韩堂堂老师、李博文老师、单旭燕老师

对话学生:德语大二学生陈海伦、张文轩、田皓月、王蔡玉、蒋金凤;英语大二学生刘真榛、沙书伊、陈曼婷;大数据应用与管理大二学生王佳淇

(由于单老师与李老师在前半段有工作安排,他们在谈话的后半场加入我们。)


本次谈话来源于2019级德语一班田皓月同学的一句感叹!2021年4月14日晚,《正义论》课间,田皓月说,“学习哲学原来和学习历史是如此不同!”,她为我们的跨学科交流带来的灵感。

作为《正义论》课程学习的补充,对话前半场,同学们用罗尔斯的差异原则来检验高考加分政策是否公正。罗尔斯的第一原则是自由平等原则,第二原则可以视为对第一原则的补充,即我们在什么样的场景下可以允许不平等的安排?——当且仅当这种不平等的安排利于最少受惠者时(可理解为弱势群体)。我们将高考加分政策视为一种补偿性原则,而作出支付补偿的主体则是全社会(来自财政支出或者自由市场)。

在固有的加分政策所包含的对象中,陈海伦同学提出我们忽视了一群人——“小镇做题家”。他说,网络热词“小镇做题家”应该作为差异原则的补偿对象。因为他们出现在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然而却对学习有着极高的天赋和热情,是具有学术潜质的一群人,应当选取他们来服务于大学以及整个社会的学术目标。对于城市贫民也应当有所补偿,逻辑和小镇做题家一致。海伦同学认为不应以民族身份为加分的理由,是否加分应取决于受惠者的教育资源水平,而非身份。而大数据专业的佳淇同学来自内蒙,她认为对民族身份加分是促进民族融合与社会共同善的必要手段,可以使大学校园文化更加多元化,提升丰富性。

随后,历史组的单旭燕老师和李博文老师应邀作为谈话嘉宾来到谈话现场。作为本场与正义论的对比学科,老师和同学们各自从教与学的角度谈论课程。同学们把民族政策中涉及共同善的问题抛给了历史老师,李博文老师的回答很有趣。他说,这与我们的“大一统”思想有关。他从对夏朝的推测讲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认为我们社会所追求的共同善是“家天下”衍生词汇。因为华夏子孙本就是一家人,所有彼此照顾,共同繁荣是一种义务也是我们的目标。而对于哲学而言,共同善是一种整体性、结构性的善好。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希望的“和谐”的城邦;是亚里士多德追求的充满德性的城邦;是罗尔斯描绘的能接纳具有各式各样的差异性的人们、试图让所有的人群都能够自由而平等地实现自我价值的社会基本结构。

同学们继续向各位老师提问,用背诵的方式学习哲学与历史,哲学背了也不会答题,历史知识点太多容易混淆。单老师提出了“时间线记忆法”,是记忆史实的基础。李老师幽默的说“学历史最忌讳关公战秦琼!”同时两位老师也提到了历史研究中的考据与辨伪,在介绍历史课学习方法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历史学的研究视野。最后张文轩同学总结道,历史学致力于还原真相,但只能无限接近真相!上哲学课须先还原哲学家的哲学原则论证逻辑,再进行理解性记忆。

由于本次对谈的问题并不集中在某一个核心话题上,内容也比较基础,目的在于探索学生与老师是否能享受这样的互动过程,便没有用对话录的形式予以记录。这是我们几位新老师在课堂以外的教学中首次尝试跨学科对话交流,好在谈话的师生都感受了充实和愉悦。并期待下一次专题谈话,我们将积极筹备下一场“爱莲对话”——莲之爱,同予者同行……



图文:岳媛

(通识教学部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