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第四届中德重庆国际教育论坛分论坛三在重庆移通学院第九教学楼召开。分论坛邀请中德两国应用型高校代表、企业负责人通过报告、评论和自由讨论等多种形式,就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的影响、创新与远景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分会理事顾金成先生就《高校如何接受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发表专题报告,详细阐述评估机构的构成,并列举了评估所涉及的几种模式。他指出,中国的综合合作大学是目前唯一一种依据高于部门规章的法律进行规范的特殊办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是中国教育国际化交流中最为深入、最具实质性的形式。
中德两国在人工智能战略上具有相似之处,均致力于挖掘大规模潜力并推动多样化的应用。SRH海德堡应用科技大学中国项目的负责人Prof. Nils Albrecht就人工智能战略目标进行了报告。他在演讲中强调,人工智能的战略目标是尽可能广泛地挖掘人力资源,尤其是在制造业领域,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潜力并促进其多样性应用。
“作为教育开放的关键平台,中外合作办学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拓展人才培养途径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湖北科技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陈志远深入探讨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意义、发展趋势,以及人工智能如何赋能中外合作办学的创新、实施路径,并分享了湖科中德合作办学的成效。教育已不再局限于传统课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外课堂的线上线下实时互动以及同步课堂的实施研讨已经成为常态。
短暂的茶歇之后,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院长、北京数字货币研究中心主任江晶晶以央行数字货币为例,阐述了数字人民币带来的社会影响力,即帮助了人们更好的,更方便的去进行支付。她对以数字币为切入点,进行中国自主的金融知识体系的构建提出畅想。此外,通过央行数字货币的全球格局,预测其未来的发展,为它的推广也做出智力贡献也得到了政府部门以及一些相关企业的认可。
重庆移通学院德国工程学院副院长谭劲秋在报告中提到,作为负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二级学院,学院与德国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该学院的双语教学模式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和专业技能,为他们未来在海外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德国工程学院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教育体系,该体系融合了励志教育、导师团队、互助学习以及有效的教育学思维,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中德作为全方面战略合作伙伴,取长补短、交流鉴赏、合作共赢,持续推动在经济、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沟通与合作。中德合作办学将充分发挥德方高校的优质办学资源和全球影响力的应用型办学模式,助力国内应用技术大学对标一流,助力地方国际化教育高地建设。
撰稿:杨薪榆、郭庆越
摄图:舒世渊、蒋金涧、王语晴
(资料来源:中德重庆教育论坛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