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书院风采 > 正文

1490期|书院印象:“你要带我回中国吗?”——廊桥书院“逃出大英博物馆”活动顺利举行

时间:2023-09-28 浏览量: 编辑:蒋东廷

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馆中的中国文物超2.3万件,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2023年8月,微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讲述了一盏化为人形的玉壶独自逃离大英博物馆后艰辛回国的故事,引发了国人的强烈共鸣。

为唤起更多同学对中国流失文物的关注,2023年9月22日,廊桥书院于天空书院长空报告厅举办“逃出大英博物馆”主题活动,活动特邀缙泉烧陶瓷文创基地宋瓷技艺传承人陈勇先生作为嘉宾,通过陶艺讲座、流失文物知识普及和“思钧如见君”、“一片冰心在玉壶”等四个体验活动为同学们普及我国文物文化的知识,了解文物背后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传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精于匠心,传承中国陶瓷文化

活动伊始,重庆缙泉烧、遂宁遂府窑创始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遂宁市工艺美术师陈勇先生,为同学们倾情介绍了我国的陶瓷文化,分享了陶瓷文创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故事,描绘出一门不同于流水线生产,经过双手便可以感受到历史温度的艺术。“不只是瓷器,目前我们国家还有很多精美的文物流落在外,他们隔着厚厚的橱窗,无时无刻不想着回归祖国。”陈勇先生在提起我国流失文物的时候这样说道。他还勉励同学们要关注我国流失文物的现状,接过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接力棒。

漂泊在外,流失瑰宝何时才能归家

讲座结束后,文物学生讲解员明思宇和陈雪玲围绕“逃出大英博物馆”这一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流失文物知识普及,介绍了包括了隋代兽首白釉杯、至正型元青花龙纹大瓶、象牙鬼工球等六件遗失的瑰宝。文物讲解员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流失文物背后精彩而曲折的文化故事,为那些身处异乡的文物发声,引发了现场同学们的强烈共鸣。

书签拼图,打通陌生人社交第一步

本次活动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多个可拼接式书签,参与者同学需通过与其余参与者交换书签,集齐一套完整书签方可结束活动,书院希望通过书签交换完成拼图的方式,打通陌生人社交第一步。

“哇!是文物仿妆耶!”在活动体验区“思钧如见君”前,工作人员正在为同学们选定的文物拟人化,开启一场具有古风气息的cosplay。“雨过天青云开处,这般颜色做文物”前,同学们精雕细刻,只为制作出符合图片的泥塑。还有“一片冰心在玉壶”、“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同学们遨游在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尽情感受文化传承带来的魅力。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追回流失的文物是一种民族的使命,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逃出大英博物馆”作为廊桥书院新学年首个原创活动,邀请相关专家,将优秀传统文化带进书院空间,在大胆创新的同时围绕流失文物归国这一主题做好文化传承,唤醒同学们保护文物的意识。


“逃出大英博物馆”这个活动很有新意,陈勇老师和讲解员的讲述让我了解到了更多关于流失文物的信息,后续的体验环节也很有参与感。”

——鱼城书院 衡丹


我很享受用轻粘土制作文物的过程,当看着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出炉时,心情是非常激动的。在复刻文物的同时,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次艺术的体验,也是一次与非遗、与文物对话的机会。

——行者公园书院群 陈祥




撰稿:丁路权

供图:廊桥书院points工作室

廊桥书院供稿

书院部转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