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区新闻 > 校区快讯 > 正文

【地域研究】双师授课“历史与考古——探秘蒙哥汗战死钓鱼城之谜”

时间:2023-12-30 浏览量: 编辑:喻洁

为推进《钓鱼城与世界中古历史》课程教学改革,深入解密蒙哥汗战死钓鱼城之谜,促进我青年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沉浸式”学习钓鱼城历史文化知识,直观感受钓鱼城城之战,树立其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更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12月22日上午,我院杜春梅老师和罗晓霞老师带领《钓鱼城与世界中古历史》课程学生前往钓鱼城历史文化博物馆开展双师授课。

课程开始,老师们抛出了第一个问题,“蒙哥汗到底死于何地?”杜春梅老师通过历史文献的角度分析,确定蒙哥汗是死于钓鱼城附近。罗晓霞老师说道,根据文献记载加上实地的分析,宋蒙双方当时决战的地方应该是在西北外城与内城的洼地,而文献中写的蒙哥汗所建高台的高地应该就在附近的马鞍山上,在700多年前,蒙哥汗就是在这个地方被飞丸击中。

接着,老师们给同学们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蒙哥汗为什么会战死于小小的钓鱼城呢?”为解决这个问题,杜春梅老师运用钓鱼城的沙盘模型介绍了钓鱼城的军事设施,分析了钓鱼城的地理优势。罗晓霞老师又从考古学角度介绍了钓鱼城遗址发现的生活遗迹,包括食物和生活用器,有鲫鱼下咽齿、鲤鱼下咽齿、小羊臼齿、花椒、李子等,还有碗、盏、盘、罐等。罗老师说,说明当时钓鱼城中的粮食储备充足,并且饮食结构丰富,这也保证了钓鱼城军民能够长期的抗战,是战争最后胜利的保障。

最后杜春梅老师谈到开庆元年(1259年)钓鱼城之战因蒙哥汗战死钓鱼城附近对于南宋、蒙古和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罗晓霞老师讲到,钓鱼城的考古发掘工作一直在进行,近几年新清理城门、城墙、石墙、院门、高台、井台、水井、水池、道路、房址、排水沟和灰坑等遗迹33处,出土各类遗物300余件。清理揭露了一批在钓鱼城遗址考古中前所未见的高规格建筑遗迹。前拱券后排叉柱的墩台式城门、门道带水池的院门、突出于地表且有高台井台围砌的水井等遗存均为首次发现,进一步凸显了钓鱼城遗址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在护国寺、武道衙门和皇宫三个遗址点新发现东内城墙、内城门、水池和道路等遗迹,填补了该区域宋代文化遗存的空白,为钓鱼城宋元战争山城防御体系、分区布局和结构功能研究提供新证。两位老师告诉同学们,学习历史需要从二重证据法入手,要通过发掘的出土文物和史书的记载两种证据来相互验证,以考量古代历史文化。

通过本次双师授课,同学们在了解钓鱼城之战的历史史实过程的同时,还了解到钓鱼城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增强了学生对我国优秀物质文化遗产发掘、保护和传承的意识,提高了进一步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同时对于拓展学生实践能力有重要意义!





撰稿:罗晓霞 杜春梅

摄图:付甜妍

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院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