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通故事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移通故事 > 正文

    【移通故事·人物】周梦娇:用萤火虫之光,照亮梦想

    时间:2023-09-22 浏览量: 编辑:喻洁

    编者按:作为教育部首批应用型本科试点高校、中国民办大学第一、中国大学素质教育排头兵,重庆移通学院明确“信息产业商学院”办学定位,构建“四位一体双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数字经济时代高情商经营管理人才。一路走来,无数优秀教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他们默默耕耘与付出,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自己也成为了学校的教学、管理骨干。让我们一起来倾听,他们与移通的故事。

    周梦娇,2008年8月入职,副教授,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骨干教师。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校期间荣获校“远景特级教师”“远景优秀教师”“优秀教研室主任”“优秀教学督导员”、重庆市暑期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优秀共产党员”“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积极参与教改和科研,主持市级一流课程示范案例一项,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门,获得重庆市民办教育优秀成果奖一项、主持主研省部级教改科研项目1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全国高等院校BIM应用技能大赛并多次获奖。

    学无止境,教学相长

    在移通工作至今已有十五年,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和蜕变,回首走过的点点滴滴,每一步都留下了自己奋斗的足迹。我是以辅导员的身份进入移通的,学生工作让我更深入了解学生,更容易发现学生的优点。因为对三尺讲台的热爱和执着,第一届学生毕业后,我转岗成为了一名专职教师。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我逐渐形成了“教学、学生管理、科研”一体的工作模式,积极学习本行业最新的知识和技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并转化到教学和科研中。

    随着建筑信息化、大数据、数字建筑、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也在科教融合的探索中不断前进。自从担任工程管理教研室主任以来,我一直跟教研室老师积极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BIM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选择以学科竞赛作为突破口。还记得第一次组织学科竞赛的时候,我在课堂上跟学生讲了参赛选拔的要求,就有学生表示我一定要带他去参加决赛,我说那你也要初赛拔尖才行。他自信地说我表现这么好,你怎么也得让我参加。确实,上课总是坐在第一排,课上积极回答问题,课后问题也最多,最后他所在团队以最优的成绩进入了决赛,然后在国赛中拿了一等奖。有了成功的经验过后,我们发现其实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很优秀,只要他们足够努力足够拼,所以我们希望成功可以复制,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进来,于是发掘了更多的专业竞赛,组织更多的学生参加。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学相长”,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参赛,我也积极参加各类师资培训,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然后反馈在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上。这几年不断更新培养方案,逐步完成了BIM入课,理论和实践课程都进行了相应的更新,完善了校内实训室,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成立了学生社团——BIM协会,同时成立了BIM工作室,现在跟学院联合开办了BIM工坊。学科竞赛我们形成了老带新制度,每年参赛完的学生都要跟低年级的学生分享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培训;学科竞赛还促进了就业,高年级学生因为参赛找到了心仪的工作,带动低年级的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学生还学会了反哺,我们有几个校企合作单位都是学生带回来签约的,并且每年都有招聘学生;通过指导竞赛,老师们更新了课程内容,教学手段也多样化,并且将这些成果反映在教改项目的申报和学术论文中,实现了科教融合的初步尝试。

    追求卓越,奋力翱翔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在创新型教育的形势下,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努力做好教学科研的融合,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技能,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15年的教学生涯中,最大的感悟就是学生的基础差并不可怕,这不是老师放弃和学生不努力的理由,只要愿意学、努力学,很多难题都能够迎刃而解。在工作中积极发挥团队的作用,教研室的老师团结互助,不论是教学、科研,还是其他工作,都能够圆满地完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虚心学习,努力工作,为学校的建设添砖加瓦。用萤火虫之光,照亮梦想。



    (数字经济与信息管理学院、宣传新闻中心、教务处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