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通识教育 > 正文

【通识课堂】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记《苏格拉底、孔子所开创的世界》第二讲

时间:2020-11-03 浏览量: 编辑:程靖媛

《苏格拉底、孔子所开创的世界》在我校的通识课程中,属于“人文精神和生命关怀”板块。本课程之所以围绕苏格拉底、孔子两位哲人的思想展开,出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学说。他认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本课程从古希腊文明和中国文明中分别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苏格拉底、孔子,以他们的思想学说为依托,分析两种文明所蕴含的不同精神价值取向,试图对“人文精神和生命关怀”这一宏大主题做一定的理解。

课程的第二讲,我们拟定的标题为“礼崩乐坏与道统传承”。同学们在初高中已经学习过孔子及孔子之前的历史,本讲便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课堂之初,请同学们反思“何为中国”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给出很多具体的回答,诸如中国的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是一个主权国家……这些回答似乎都无助于我们理解究竟是怎样的核心。精神奠定了“中国”之为“中国”的?我们需要回到古代学者的思考,从中得到一些理解。一般而言,古人对“中国”的理解建立对夷夏之辩问题的理解之上,而对于夷夏之辨的问题,韩文公(愈)说得极清楚:“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杜元凯(预)在《左传注疏》中,又提示我们“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可以说,中国文明的核心是“礼乐”,“礼乐”是圣人仰观俯察,行教于天下之法,是华夏区别于夷狄蛮邦的根本所在。程子亦有云:“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同学们在课前思考题中,对中国文化价值的理解让人眼前一亮,有的回答虽未点明“礼乐”,但极具思辨力度: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那么礼乐究竟是如何彰显圣人教化天下之义的呢?实际上,布置给同学们的课前阅读材料中已经涉及诸多礼制,通过课前预习同学们能够对先秦礼制的大致面貌有所了解,本讲我们着重对射礼和三年丧礼作深入的阐发。课堂上通过播放一段清华大学礼学研究中心复原的《乡射礼》,让同学们感受到射礼是古代一项非常正式的礼仪活动,以习容、习艺、观德为上,并不是人力强弱血气层面的比拼。

(同学们正在观看射礼视频)

在观看射礼视频后,由教师引导同学们结合课前所预习的古典文献,自行总结出射礼之义:1.“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中庸》)在射礼这项活动中,君子的修身之道最能直观地体现出来。2.“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礼记·射义》)射礼的整个仪节构成中还有古代的饮酒礼部分,古代的乡饮酒礼(平民的饮酒礼)是“明长幼之序”的、燕礼(诸侯、卿、大夫)是“明君臣之义”的,由此射礼的教化之义明矣。由是,“射”这项原本充满了争强好胜、血气斗争的活动被充分礼仪化,呈现出“揖让”、“自修”的人文教化精神。射礼部分的教学设计意图,旨在让学生们通过观摩礼文之盛,结合材料自主归纳其中礼义。

在丧礼的问题上,我们以孔子与其弟子之间的问答为切口,试图将同学们带入到当时之人面对丧葬的情景之中,激发同学们的爱亲之心。宰我在向孔子请教三年之丧的问题时,他说为父母守三年丧礼太长了,提出守一年就可以了。并给出冠冕堂皇的理由:“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孔子回应在宰我的第一句话是直击人心的:“食夫稻,衣夫锦,于女(汝)安乎?”(《论语·阳货》)面对父母的亡故,作为子女的自己还吃的好、穿的好,试问自己安心么?宰我对孔子的发问毫无触动,说自己是安心的。面对这样的回答,孔子亦是无奈的,于是孔子谈到丧礼的来源:以前的人,面对自己至亲的亡故,“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所以他们居丧三年。然后孔子对宰我说“女(汝)安则为之”,宰我于是走了。但孔子并没有放弃对他的教诲,孔子在宰我离开之后,担心他真的以为安心就可以不受三年丧。先是严厉批评道:“予之不仁也!”,后又再一次质问道:“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希望这些教诲之言能传到宰我耳中,唤起宰我的爱亲之心。

从另一个时空(孔子与其弟子)的问答场景切换到当下课堂问答中,向每一位同学们 提出同样的问题——“女(汝)安乎”?当把这样的问题抛向每个同学的内心时,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在场每一位同学眼神中所浮现的忧伤神情,显然他们给出的回应是“不安”。通过此项情境化的问答,使同学们进入到古人真实面对地情境之中,从而体会到“礼”不是以一种来自外部的强制性的手段、束缚人的工具,而是一种顺着人心、对人情有节制地表达。圣人所行的礼乐教化,是就着人人心中所拥有的那一份良知、秉彝,带着人人提升向上,成就自己。通过本讲内容,同学们对“礼”的认知和思考不再是表面的、浮泛的、停留在制度层面的,而更多地从内心获得一份肯认,体会到其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取向,从而提升对中国文化核心精神的理解。

 

 

(通识教学部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