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通识教育 > 正文

【育人融合】“文理密察,足以有别”——记通识第一期《论语》读书会在花果书院举办

时间:2020-11-05 浏览量: 编辑:程靖媛

什么是经典?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它历久弥新,岿然不动,不断地带给我们深沉的感动、自觉的反思和向上的力量。这一次,让我们平心静气,走进《论语》的经典世界,精读文本,明辨道理,体认内心。2020年10月26日晚,通识教学部人文艺术教研室哲学课程团队第一期《论语》读书会在花果书院成功举办。

首先,李娇老师向大介绍了本次读书会的缘起和举办形式。在我们的学生时代,读书交流是自身问学交友非常重要的平台,师兄师姐们将好的读书交流形式和习惯一届一届传承了下来,我们也自觉地参与到每周定期举办的读书会中,收获良多。面对经典,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亲切,从经典中生发出来的话题,让我们每个人都想表达一些感受,但往往又觉得说不好,且有许多疑问。《论语》就是这样一部经典,它给予每一位接触它的人无尽的力量。而自从讲授《苏格拉底、孔子所开创的世界》这门课以来,每学期都会遇到对哲学葆有热情、对经典怀有敬意、持续追问的同学,师生都希望寻找到一种课下的延申交流的形式。故此,通识教学部李娇、张娴雅、徐亚兰老师发起共读经典读书会第一期《论语》精读活动,与花果书院合作,面向校内学生开放,营造共读氛围。我们约定:每周一次,设置主讲人、主持人、评议人、记录人,教师全程帮助指导,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自主成长空间。要求学生各有担当地相互配合,体验不同的角色。同时,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归纳总结、分析判断、交流表达能力,提升写作品质。

接着,在徐亚兰老师的带领和同学们的追问下,大家逐句精读了《读论语孟子法》。从读经典的态度谈起,“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把自己放进经典的世界,感受情感,切己理会,“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这便是培雍、涵养内心的根本,生发活泼泼的气质,故曰“圣人可学而至”。在齐声诵读和文理密察中,同学们亲身体味着经典,感受着文字背后,更深的道理。

最后,大四冯恺骁同学分享了自己阅读《论语》的心得体会。冯恺骁同学自大二学习了《苏格拉底、孔子所开创的世界》这门课后,开始潜心阅读朱子的《四书章句集注》,他真诚深情而文采斐然的分享让在场师生备感动容。

“听起来有点难,但我试一试”。接到自己的精读任务后,同学们都准备踏实地下工夫。下周,我们将正是进入文本,会讲《论语》首章“学而时习之”章。

附:冯恺骁同学发言稿

学弟学妹们好,首先欢迎你们来到这里参加这次读书会,作为一位《论语》的读者,我深深地为你们感到开心,因为你们将进入到一个无比瑰丽宏大而又真实无半点造作的世界。我不知道你们现在是否是带着问题与怀疑,但我第一次与她相遇时,正处在一种对世界巨大的不协调认知与矛盾中,三分好奇七分疑虑便是我的状态。这当然不是一个好的读者的状态,好的读者的心气应该是平和而开放的,那时我的状态,就像一个桀骜困顿而失落,渴望光明却又害怕欺骗的孩子。而在往后的日子里,《论语》将我的心灵深深怀抱,温暖而自然,有力却从不逼迫,一点点地点亮了我心中的光。因此我想,无论你此时的疑虑为何,恳请你带着一份善意去坚持去细细体会,既不必使自己的观点强行就范,也不必见得不同于自己处便弃之不顾。接下来谈谈我对《论语》的一些感悟吧。

下面内容涉及剧透,请谨慎聆听。《论语》中孔子弟子们的形象我经常读着读着便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如子路,有一章夫子问当场众人各自的志向,刚问完,子路便“率尔而对”,说完后,“夫子哂之”。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画面,老师问一个问题,然后一个人马上举手说,老师看我看我,我要回答问题,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当上课老师抽问时,如此积极是在几岁。我记得我是小学时才有这种冲劲,而对于子路,这种热忱率真与这份畅快肝胆从不曾衰退。每每看到这里,我都不禁莞尔,而《论语》中师友之间的纯粹情谊俯仰皆是,有一章,“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一句“子在,回何敢死”,这一片赤诚让我深深动容。而当读到颜渊早死夫子悲哭时,一种悲惜戚戚之情油然而生,那个说出“子在,回何敢死”的人,却终是让白发人送黑发人,不由得感叹天命的当敬当畏。然而,虽生死有数,我们却依旧可以尽人事担道义。有一章论生死鬼神,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我理解的“未知生,焉知死”中的一层意思,便是不知为了什么而生,又怎知为了什么而死,有所谓向死而生,我会觉得更有向生而死,当你知道你为了什么而死时,你便超越了死亡的恐惧而朝向当下生命的意义。但有一点,你得先问自己,什么会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我的答案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人有生命,植物动物也有,所以为什么我们是人?因此区别不在于人有生命,更不在于所谓的“食色,性也”,动物知母而不知父,但作为人,我们天生便亲近父亲与母亲,这时儒家会说,这非常好,正因为有这份对双亲的亲近之情,才能由此开始去成就为一个人。

随着阅读《论语》的渐渐深入,会发现一些看起来矛盾的东西,在《论语》中却相辅相成,比如惯常语义下的自由与秩序。不知道有没有人玩过《刺客信条》,这个游戏中自由与秩序便是在时刻冲突的。而在《论语》中,礼乐二字,礼主秩序,乐主和气而通达无碍,有一章便是讲礼乐关系,原文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大意是说礼乐不可相离,相离则非礼乐,只有礼,则无乐来添得一身健全血肉,便如同穿上不合脚的鞋子走不远;只有乐,而不以礼来立得一副筋骨,便如同赤脚走路,同样走不远,二者离其一便形销骨折。而礼因为乐再无生硬教条化的危险,乐因为礼再无沦落流荡不返的忧虑。自由与秩序在对仁学的践行中达成统一而缺一不可。当我想到这里时,那精深广大让人心生向往的世界便向我开启。说实话我挺激动的,因为我看到了一条向上的道路,无比光明的大道坦途,在这世界的污浊掩盖下的真实是如此的灿烂且有力量,文绉绉的说,便同天光浩荡,幽冥开一线一般,实在让人不能自已,让人满怀欣喜。看着夫子门下众弟子那份诚笃,率真,更有夫子之盛德光辉,我便知道,我的志向是什么,我的道路是什么,还有我的归依之处在何方。借网上的一句话:“我如此活过,羡煞旁人”。最后,言语有尽,大道无穷,请诸君上路,望步步为迹,下学上达,直贯穹苍。

 

 

(通识教学部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