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区新闻 > 校区要闻 > 正文

我校到大漠深处参加调研并交流发言

时间:2023-10-11 浏览量: 编辑:喻洁

近日,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组织20余会员单位30多名负责同志,赴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乌兰布和沙漠改造示范基地开展了为期2天的实地学习调研活动。我校党委组织宣传部部长、宣传新闻中心主任苏述庚参加本次活动。

在基地首席科学家易志坚教授的陪同下,调研团一行实地考察了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土壤化中试基地,亲眼见证通过力学科技和“问天”精神创造出的良田绿洲,在大漠深处上了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基地首席科学家易志坚教授陪同调研

穿行在基地里,结满穗子的高粱迎风摆荡,一串串翠绿修长的辣椒挂满枝头,一人高的玉米吐缨秀穗,争相绽放的向日葵似金色海浪般涌动,肆意生长的西瓜蔓布满脚边……各类作物竞相生长,丰收在望。在周围漫漫黄沙的映衬下,这块绿洲愈显珍稀……

2017年,由时任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易志坚教授牵头研发的“沙漠土壤化”生态恢复技术扎根乌兰布和以来,团队每年都会尝试种一些不同的植物。截至今年,基地种植的植物类型近100种,涵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乔灌木、中草药等。

如今,昔日的沙漠已经变成种植了玉米、高粱、西瓜、哈密瓜、向日葵、萝卜、番茄、辣椒等作物的绿洲。经“土壤化”改造的沙漠保水、保肥、透气,非常适合作物生长,还形成了极为丰富的动植物生态系统。

现场展示植物根系

从2008年的一个设想,到2022年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在十五年多的时间里,易志坚教授带领团队扎根大漠,用汗水浇灌“大漠之花”,让超过30000多亩荒芜沙地变成了广袤的沃土。他们不计回报,融教育、科技、人才培养于一体,勇于攻坚,把一腔热爱和赤诚洒在大漠深处,抢抓新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为我国抢占了该项领域的战略先机。

易志坚教授和团队用亲身科研经历,诠释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内核,为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一行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专题研讨会现场

易志坚教授作主旨报告

现场学习参观结束后,在研究会副会长、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凯的主持下,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参会成员开展了专题学习研讨。会上,易志坚教授作《力学治沙与跨学科创新》主旨报告,详细讲述了十多年的科研攻坚过程,他表示,“要敢于跨界,敢闯无人区,让科学原理和事实说话!”铿锵的话语不仅让参会者感受到了科技的强大力量,更体会到了科技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在交流发言中,苏述庚讲到:这次调研,有专家讲座,振聋发聩;有现场体验,振奋人心;有互动交流,振作精神。这是一次新时代教育家、科学家精神的生动展示,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精神传递。科学家的情怀

和坚守,在大漠深处为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回到学校后,用好这个鲜活的素材,引导青年学子为沙漠贡献自己的力量,增强培根铸魂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立足岗位,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用责任心做工作,用爱把工作昨完满,做新时代教育家、科学家精神的“践行者”“传播者”。

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会长黎拥宪发言

重庆市教育新闻研究会会长黎拥宪在发言中表示,这是一堂身体力行的思政大课,示范基地为“大思政课”实践育人、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实践资源。他希望,各个会员学校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用教育家、科学家精神涵养新时代大学生,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再立新功。

重庆市老科协会长、重庆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原书记、市教委原主任欧可平讲话

重庆市老科协会长、重庆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原书记、市教委原主任欧可平在会上充分肯定了易志坚教授敢于跨学科尝试、勇于突破创新的科学家精神和情怀,并对该项目作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赞赏。他希望大家通过此次活动获得启发,在大思政课的形式选择、路径选择上下功夫,结合各校实际,多挖掘身边人的故事,多开展“走出去”的大思政课,让更多青年学生看到身边的榜样,找到人生的方向。

基地学习调研集体合影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