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7日,由廊桥书院、通识教学部、远景学院联合打造的“秉书读史(第十六期)”主题讲座在天空书院天际线想象空间,本期主讲人由远景学院的陈榭非老师担任。
陈榭非老师通过播放《1812的序曲》、《夜曲(肖邦)》、《博罗内兹舞曲》等作品,用讲故事的方式带领同学们走进肖邦、柴可夫斯基与斯拉夫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将历史与当下结合,生动形象的展现了不同社会背景下音乐家创作出的作品差异。
肖邦——命运多舛的男主角
活动伊始,陈榭非老师通过一位鲜为人知的肖邦音乐协会成员俄罗斯钢琴家——安德烈·伊万诺维奇,引入对肖邦的探讨。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对于肖邦身世的看法。陈榭非老师介绍道:“肖邦作为一个法波混血儿,童年生活在失去主权的国家波兰,常年跟随母亲与捷克钢琴家瓦采克,但即使生活在混乱动荡中也难掩他对祖国的热爱。”
肖邦、柴可夫斯基——揭开双方“神秘”关系
正当同学们为肖邦的悲惨命运感伤时,陈榭非老师用一位与肖邦息息相关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和一个特殊的民族——斯拉夫人之间的戏剧性故事,再次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陈榭非老师将同学们的思绪带回拿破仑时期,生动形象地为同学们讲诉这一时期的历史,并开玩笑的讲:“法国人与西班牙人如若打仗失败,法语的重要性将取代英语,甚至整个世界都会卷起法语的潮流。”
音乐——一段的“优美”旋律
当同学们还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中时,现场渐渐响起一段独属于古典音乐的优美旋律,原来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1812序曲》。陈榭非老师为同学们简单讲解了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这是一首管弦乐作品,是为纪念库图佐夫带领俄国人民击退拿破仑大军的入侵,赢得俄法战争的胜利而创作的。“这首序曲深具人民性,像平稳的波涛那样庄严有力地在大厅回荡,将你举于时代之上,它对声音表达出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极其成功地描绘了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威力及其雄伟气魄。”通过陈榭非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诉,同学们不仅感受到了这场战争的激烈,同时也对《1812序曲》有了更深的理解。
活动最后,陈榭非老师总结道,无论是肖邦,亦或是柴可夫斯基,都向往和平,和平才是时代的主题。
廊桥书院将继续做好与通识教学部、远景学院的联动,打造“秉书读史”品鉴平台,以历史故事串联历史进程,从“小”到“大”重温历史,引导参与同学以史为镜,以乐为题,充分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供稿:欧浩
供图:廊桥书院points工作室
廊桥书院供稿
书院部转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