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书院风采 > 正文

761期|书院印象:阳光普照的憧憬与阴影下的暗流 ——记“魁星有约”第二期作者与读者之“校园暴力”专题访谈活动

时间:2021-05-27 浏览量: 编辑:何晓旭

向日葵永远看不见它身后的阴影,因为它永远面对着的阳光,向着太阳转。但是,就算它心向光明,看不到阴影,并不意味着阴影不存在。

2021年5月23日晚19点,以“阳光普照”为主题“魁星有约”第二期作者与读者之“校园暴力”专题访谈活动在廊桥书院魁星工作室正式开始。“魁星有约”是廊桥书院魁星工作室和创意写作学院创意写作团共同为全校热爱文学写作的同学提供的展示思想、创作才华的个性平台。本次“魁星有约”活动邀请了《魁星》青春文学杂志创刊号的学生作者、2019创意写作作家班类型小说工坊的学员林阳为主持,2019创意写作作家班类型小说工坊的学员刘一琛与邓圣婷作为本次活动的嘉宾。

主持人林阳带着众人先进行了一个小游戏开启了活动:每人接力一句话,将之组成一个故事。这个游戏激起了大家的兴趣,妙语连珠,故事最终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内容:

这个灯挺好看。但它忽然暗了下去。他从怀里掏出一只打火机。点燃了一支香烟。香烟的烟雾触发了烟雾报警器。水喷了下来。他全身都被淋湿了。此时,一个小姐姐拿了一把伞过来把林阳遮住了。他打了个响指伞就碎了。这个时候楼上泼了一盆水下来。他现在准备起身回寝室换衣服。他换了衣服后去健身了。见了一个男人。打死了。是他的朋友。

一场脑力震荡的故事游戏之后,林阳对两位学生作者提出了问题:关于校园霸凌这个事情有什么看法?在《魁星》青春文学杂志创刊号刊登小说《再见,星光》的邓胜婷认为:校园霸凌在校园生活中耳熟能详,也许在座的一些同学并不曾接触过,但没有接触过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存在过。在所有人都没注意到的隐秘角落里也许正在发生着这样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在校园,有成长、青春,就会有校园暴力。作为一名学生,首先,我们不能成为一个施暴者,其次我们也不能作为看客或推手。当面对这样的事情,如果你的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应当立即挺身去帮助他们,而不是围观,甚至成为幕后推手。这也许可能会变成压倒被施暴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于活动主题“阳光普照”,就像《夏花》的作者刘一琛所言:这个词汇像反语,带着十足的暗喻,因为阳光越明媚,其实背后的阴暗也就越暗深。在当下社会显现很多表面阳光明媚、实则暗潮涌动的现象,尤其在看似单纯简单的校园,在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积极向上的表像,依然有阳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这也就是校园暴力总会在校园中屡屡出现,且屡禁不止的现象。

谈及校园暴力,不由得谈及两位作者的作品,刘一琛率先回答:小说《夏花》是在类型小说工坊完成的一部结业作品,这个故事来源于常见的新闻,因此就有感而发,整个小说采用过去未曾尝试的蒙太奇式的创作手法,不同角色分段叙述,呈现出电影的画面感和镜头感。关于《再见星光》,邓胜婷则表示这个小说灵感来自于自己的梦境,她梦见了一颗星星缓缓上升,醒来之后就构思了这样一部小说。小说里的男女主人公在校园、生活里都是弱者和受伤者,而他们却能够相互慰籍、相互救赎,采用童话的方式为男孩赋予了奇异的能力,不惜耗费自己的生命能量去帮助别人的温暖而又悲情的故事。因为在生活中,就算没有遇见校园暴力,也一定会有难过、伤心的时光。在特殊时间里出现一个人陪你度过一段幽暗的时光,把你从苦海中捞起来,也许对于两人彼此都是一次救赎和成长。

在荐读环节,邓胜婷推荐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这是当初在创意写作作家班学习的时候阅读推荐书目。这本书以老上海为时代背景,一个名为王琦瑶的小女人的生活经历,她的一生没有远大的抱负,只是想要安安稳稳的度过一生,每一段时间她都会选择依靠一个男人,这样能给她带来富足的生活。就这样,她漂泊了一生也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另一半。她的一生是不幸的,家庭的、爱情的、子女的,终其一生她都在寻找着爱情,但终其一生也败给了爱情,她曲折离奇的一生在王安忆的笔下,呈现的淋漓尽致,值得一读为快。

在自由提问环节中,一场精彩的头脑风暴爆发了!

刘一琛认为,“人只有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才能拯救自己。”而聂欢则提出了异议,他举了个例子说明:有一则新闻,一个很努力也很成功的男人,却因为别人的一句话而自杀,他原本患有抑郁症,而让自己不陷入抑郁的方式就是让自己忙起来,变得更优秀。但他听到:“我不懂你们抑郁症患者为什么会抑郁?”却因此而自杀,因为他一直在改变自己,但他的内心感觉这努力似乎无济于事。校园暴力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我可能因为施暴者的暴力而改变,但这不会停止暴力本身,你的改变是逃避或者无视,但只会让施暴者更加变本加厉,更加狂妄,而你如果继续改变自己,则可能把自己置于更弱小的境地。而校园暴力需要德行,需要的是一种社会形态的制约,才能得到改变。

刘一琛则反驳:如果你连自己都改变不了,那又从何改变这个社会?聂欢摇摇头则说:校园暴力需要更多人介入,要让这个社会呈现出自上而下的良好风气,才能改变这种现象。有同学见两人唇枪舌战,则插空说:个人性格因素其实与家庭环境是有直接联系的,如刘一琛谈及的家庭教育,一些人对于价值观的缺失导致后期教育中的“不要施暴,不要孤立别人”的劝诫几乎毫无作用。

聂欢接着解释:他曾今反对过道德,因为道德本身是大众认知,如果大众认知本来是有问题的,那么“道德”本身是不是就有问题?如果所有人都觉得这个事情是对的,是向上的,而有个人去做了,所有的人都去“道德”他时,那么他就会觉得这个事情本身“不道德”,就会去质疑自己并试图发生改变。

林阳认为,这是观念中两种偏感性和偏理性的差别,聂欢偏向的是道德谴责与压制,而刘一琛则是偏向于法制与自律。

杨云翔同学对“当道德无法完成任务的时候,就需要法律来完成”这个观点也提出了反驳: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老师曾说,法律是人类的道德底线,这应该是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对于邓胜婷的作品,他的评价和建议是:“在《再见星光》中,感觉你应该是个同理心较强的女生,但你一定要学会控制同理心,当身边的人如果陷入校园暴力,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而贸然跟这个同学当朋友,这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把自己也变成一个被暴力的对象。因为从众心理并不是一种错误,而是一种自我保护,虽然我们应该抵抗这种趋势。”这看似矛盾的发言立马又引起了同学的辩驳。一位同学大声责问:“如果像你这样解释,那么当我们真正遇见校园暴力和伤害的时候,究竟应该保护自己,还是去抵抗趋势?”杨云翔同学则用一句话作为结尾:“达则接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如果我们能改变羊群的方向,那我们就应该选择抵抗,如果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一切,至少应当学会保护好自己。”

交流对谈的问答环节从文学到人学、从个体到社会、从道德到人性、从理论到实践,俨然成了一次精彩绝伦、思想交锋的辩论会。在魁星工作室温馨的环境中,年轻有趣的灵魂碰撞出熠熠星光,这场思辨显得极有思考价值和深度。夜幕渐深,这次活动也在欢声笑语中迎来了尾声……

魁星工作室举办的“魁星有约”如同一个聚宝阁,能在交锋中让自己看到自身的光芒,让我们在这里发出青春耀眼的光芒。欢迎更多的文学爱好者,来到魁星工作室,共享“魁星有约”。


供稿创意写作团/廊桥书院魁星工作室

图文作者/唐正

书院部转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