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区新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区新闻 > 校区快讯 > 正文

【社团活动】电影协会《八月》院线观影活动——在平凡中感受真实的生活!

时间:2017-03-29 浏览量: 编辑:

 

谈起90年代初,大多数的同学应该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然而它却在悄然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3月26日电影协会本学期第一次院线观影活动带你走进《八月》同影片共同感受那段动荡岁月激情青春。

本次电影协会组织的首部观赏影片是获得第5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和最佳新演员奖的《八月》。该影片向我们讲述了九十年代初期之际的呼和浩特,国家开始实施国有单位转型,铁饭碗被打破,国有制片厂家属院里,每一个简单家庭的生活都被改革所影响,而少年小雷就这样在经济变革与家庭改变之间懵懂成长的故事。

电影以极其舒缓的节奏,缅怀了西部城市90年代的过往岁月,黑白影像更显得诗意盎然,细腻平实。结束了小升初考试的小雷终于迎来了盼望已久的自由的暑假,可恰好遇到了改革的冲击,孩子们整日百无聊赖,而看似平静的大人们,心却像烈日炙烤着那般燥热。小雷静静感受着身边隐隐发生的一切,直到父亲为了生活远走他乡,小雷才着实明白时间过去了,生活真的不一样了。但人生每一个选择,一定都有一种结果,愿处在岔路口的你能随心而动,找到最终的归属。

《八月》中 展示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时的生活条件与背景,和人们对未来表示无限的期待,借此对过去表示缅怀。细细看来,其实电影中没有激动人心的激烈场面,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变化,它所呈现给我们的,是同学们看来最简单、最琐碎的生活日常,但正是平常日子中那些最安静的微小事物,构成了我们闪闪发光的人生。今朝那时,时代依旧不易,但我们一直没放弃努力。

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舒服至极,意犹未尽的同学们依旧不舍得离开,高谈阔论、各抒己见,在场外交流着自己的心得感悟。在热闹的讨论声中,此次观影活动也顺利结束,期待下一部电影带给我们的感悟,无论惊喜还是坎坷,我们都在这里,热情迎接.

(摄影:撰稿:胡佳艺 朱晓莹)

(团委供稿)

                                

 

优秀影评赏析:

《八月》:平淡日子里的微光

  没有哗众取宠的娱乐噱头,没有浩大的宣传声势,《八月》像一阵盛夏微风,伴着蝉鸣和沙沙的树叶响动,轻柔地拂过你的身旁,此刻你只想迎着明晃晃的阳光,慵懒地打个小盹,做个漫长的白日梦。它就是这样一部朴素的带有生活气息的电影。

  它的很多手法都不是现在所讨巧的,比如全程黑白影调的运用,极简的配乐,零星地叙事,正是这种不讨巧不迎合让影片具有某种安静的气质。在彩色被滤去,突出了丰富的光影效果,耀眼的明,寂静的暗,使影片滤出梦一样迷离寂静的质感,声音处理上很少运用到为了效果强加的配乐,各种声音有一种空间层次感,屋内睡觉时此起彼伏的呼吸声,风扇呼啦呼啦的声音,时钟滴答滴答的声音,隔墙厨房的水滴声,窗外传来的蝉鸣屋外的叫卖声儿童嬉戏声,对面阳台女孩悠扬的小提琴声,...这些声音三三两两地层叠出现,若即若离,有一种游离的空间感和静谧感。影片叙事笔触轻柔舒缓,零散的叙事像一幅幅时间切片,透过这些碎片,背后会牵引到更多的故事,留下更多的留白。片中的人物情感表达十分隐忍克制,连哭都是近乎无声的,没有各种大特写或是激烈的镜头运动节奏,只是淡淡的一层情绪,就像一个儿童的视角,对待事物没有什么特别强烈的感情倾向。即使影片是描述那样一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故事,依旧没有指责没有歌颂,只是带给你这么一段感受,你要怎么想,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要怎么选择一种怎么的姿态和时间前进,那是你自己的生活。

很多人也许会觉得沉闷,沉闷是对的,生活本身就是如此啊,没有曲折离奇,这样的电影就呈现了生活真实细腻的纹理质感。导演是枝裕和总是拍一个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故事,一个个什么事都没发生,但却很有趣的故事。他说因为大家人生当中并不会常发生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件,但是日常生活却很有趣不是吗?夏天过去了,还会有下一个夏天,担心完升学问题,还会有下一个问题,无论服不服于改革,大时代还是会裹挟着你向前。然后抛出其他的难题。我们得自己在平淡日子里,捕捉那些熠熠生辉的瞬间,找到平淡日子里那些安静的发着光亮的东西,可能是悲剧、欢笑,甚至是残酷,正是它们让日子浓淡有致啊。

                                       黄春游   2015211438     

重回1990s

  黑白,老街,破旧的房子,骑自行车的老伯,叫卖声,一开场导演就用镜头将我们呼唤到90年代。黑白的影像近乎真实的记忆,加上影片自然的节奏,演员最贴近生活的本能表演,导演呈现给我们的《八月》更像一部记录片感满满的电影。,本片一大亮点是以黑白的方式呈现,正如导演所说,黑白的画面是安静的,那个时代是最纯粹的时代,并且黑白会让梦幻感更强。我们追随快节奏的步伐,生怕赶不上潮流,以至于当下所做的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当下人都想回到那个时代,放慢脚步或者停下脚步,感受或回味上个世纪那个最纯粹,最自然、无忧的生活。

  《八月》获得了本次金马奖最佳剧情片,饰演张小雷的孔维一也荣膺最佳新演员。其导演是之前拍婚纱微电影的张大磊。据他所说,他的小时候是很快乐的,正像片中的张小雷一样,他的父亲也像片中的父亲一样,不知什么时候就不在工厂上班,面临着国家体制改革。贴身经历是导演创作的直接灵感源泉,所以这一部电影也可以说是还原了导演在90年代的生活,可以说张小雷就是童年的他。本片最主要的是对一个过去的时代的怀旧,也是一种情怀。“那个时候人们懂得少,信息没有现在多,所以人会相对安静一些,相对直接、单纯一些。无聊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和心情去感受生活原本的样子。”所以导演在细节上做的十分到位,如他所说,他采用非职业演员,因为贴近生活,让他们一星期不出门按点吃饭观看电视新闻和电影,让他们在无形中养成和那个时代一样的作息,在他的镜头里,还原了一个普通且是大众的家庭的布景,八月里,家里总有一台立式绿色铁皮扇,悠悠地转,杂音还很多;在我们看来老式的DVD、录音机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享受;电脑还没普及前,下饭标配的电视;父母亲上下班时的二八自行车;摇滚流行时,摇滚教父崔健的《一无所有》的海报;过去的电影院,《出租车司机》等老电影。甚至有一幕,小雷的母亲切菜时使用的菜刀,是类似的杀猪刀,大且重,不像如今小巧精致的不锈钢菜刀,不得不承认时间在往前走,从前的东西会变得陌生,渐渐被淘汰,它也同时带来了很多事物的进步,具体化到每一个物件。

    影片中人物的对白是干脆利落的,人物没有多余的台词,在语言上没有拖沓感,如日常的简单对话,简洁明了。父亲是一名少语的人,他默默上下班,只在母亲说“韩胖子”这三个字时,反应才反常得激动。母亲则忙碌于照顾太姥姥,也只有只言片语,她和小雷与丈夫的对话也是那么平淡,饰演母亲的演员没有过多、不自然的眼神。小雷的台词并不多,在大部分场合,他甚至无须说话,仅靠神态表情,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样观众即可从一个男孩眼中看待他的世界:父亲教他游泳时生动形象的动作;母亲口含清水“浇花”时,他眼睛里尽透一种儿童纯真的眼神和单纯的微笑,那个瞬间可以凝固很久;大人们在拔河时被叫去推车,他一个人静伫在远处,随后跑入林中;在他的梦中,无声带给了他静谧和神秘,这是他梦中对性的一次幻想,于是醒来后他仍无声地观望对面那个拉小提琴的女孩。以及小雷偷听姥爷和舅舅对话、拍全家福时伸手做抱状,这些都是需要靠动作表演来支撑的场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小演员表演部分的精华。在小雷安慰三儿的部分,他引用母亲对姥姥所说的“有泪就哭出来,憋着不好”劝他,这是台词引用的精明之处。

影片没有很强的戏剧化冲突,家庭关系明了没有矛盾,小雷父母都忙于做自己的事,以太姥姥生病为关系的交集,次要人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没有太多人情世故,没有太多教条,那时候街坊邻里挨得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友好。导演认为那个时代是本能的激情迸发出来的时代,小孩不像如今这样早熟,大人也很简单,而如今时代在变化,一场新的生活也来了,片尾以彩色的镜头展现小雷父亲在剧组工作的状况,短短数分钟,又将我们拉回现实。这部电影是导演献给父辈的礼物,也是献给80后、90后最好的回忆。

                                   周玉秀   2015214224

 

《八月》影评

  影片一开始就是由黑白色调进入观众的眼帘,仿佛时空穿梭,影片带我们进入了父母的年代,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的勃勃生机,同时影片无时不刻的展现了浓浓的父子之情,不仅有小雷为父母考虑打算不上三中的情节,还有父亲对小雷的理解和宽容。

  影片充斥着浓浓的亲情,有小雷妈妈悉心照料姥姥的情节、有小雷上学需要钱老舅妈给他们借钱、有舅舅由于体制改革下岗,小雷妈给小雷舅舅塞钱的情节。

  在观看《八月》这部影片前,在微博上偶然看到关于《八月》的影评,对此产生了好奇。为什么导演要将影片处理成黑白片?为什么片名叫《八月》?而这在我看完这部影片之后仿佛有了模糊的答案。八月好像青春一般炽热、躁动、灿烂,但犹如影片的昙花一般转瞬即逝。

影片也从一些小细节上体现了90年代记忆,墙上贴着李小龙的海报和崔健演唱会的宣传海报,体现了那个激荡的大环境下,每个人躁动的内心。影片以小男孩的视角看大人纷乱复杂的世界,用镜头展现了父辈们努力创造生活的场景和他们被时代的大浪潮裹挟向前的无可奈何。通过黑白的回忆色调呈现纯真朴素的岁月,让我们这些孩子也感受到了那个年代与众不同的韵味,萦绕心头、经久不散。

                                        宁洁  2016212336

 

 

盛夏消亡的日子The Summer Is Gone.

——《八月》电影观后感

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喜欢把电影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分类排序。在众口难调的决定因素中,黑白与彩*成了人们更好进行选择的方式。在潜意识里我们更加偏向于选择画面清晰完好的彩*,而黑白电影就成了消磨时间的最好选择。
        关于风格,《八月》运用黑白电影的拍摄风格,只有片中父亲寄回的录影带部分变化为彩色,在末尾昙花开放的时候,也许好运即将降临,也许坏事即将发生。更加表现对待未来生活的一种态度。但他们对生活表现出的疏离与陌生,正是时代背景的衬托下所体现出来的。
对颜色进行挑剔过后,紧接着就是剧情。也许你会喜欢逻辑严谨,让人烧脑的剧情,但对生活中琐事的刻画也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终日无所事事,但时间已经过去了。
       《八月》影片背景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下岗潮来袭,使得暑假也没了乐趣。每一个简单家庭的生活都收到了改革的影响,经济变革与家庭改变使得晓(小)雷不断的成长。这个暑假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热闹,孩子们更多的是寻找别的方式来寄托自己的百无聊赖,比如看电影、打台球。以“三哥”为首的孩子王、房间对面的小提琴姑娘更是在小雷的成长经历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经济改革,通过这个背景向我们展示了当时工人阶级的无能为力与改革力度之强。用孩子的角度去看清改革带给每个家庭或多或少的变化。用更加细腻、平淡的情感表达向我们展示了北方一大家子对家人的付出与辛劳。
    《八月》,寓意盛夏消逝的日子,天气开始变得没有那么炎热,更多了一丝清凉。会让我们想到暑假即将结束的日子,学生们开始收拾行囊并且拼命补作业的样子。影片中小雷的父母为了小雷考上重点中学而煞费苦心,在我看来也是和题目遥相呼应。
    对于这部电影,有一点不得不提。在影片中一直重复出现的,还有母亲的昙花。母亲在片中被提到多次照顾花儿,并且细致入微。伴随影片的节奏不断进入高潮和结尾,起初面临下岗困难时母亲对昙花十分呵护,在高潮部分:小雷面临考学与丈夫即将下岗、外婆病重家人离岗的问题上,母亲减少了对花情感的投入,开始将精力放到家人身上。在结尾处,父亲为了维持生计选择离开了家,在解决家里的问题后昙花的开放不断地在向我们暗示着什么,展开想象,一切都有可能。
       基本的叙事与抒情,带出全片的平稳节奏和其中的安静氛围。用平缓的节奏叙述整个故事,并给人想象的空间,这是一部适合一个人看的电影,也是一部好电影。

闵彬   2016214513

 

 

    《八月》影评

 这几天总是看到有关“大厂区时代”的故事,从贾行家在《一席》上关于东北的演讲,到正午故事那篇写野孩子乐队的《哪一位上帝会原谅我们》,再到今天的《八月》。这些在东北、白银、呼和浩特甚至是全国各地的大型工业厂区最后的辉煌与衰败是很多八零后的童年记忆,使他们梦中时常回到的地方,同时也是他们的父辈心里最深的痛。

  比起去年上映的《黑处有什么》,这部电影中的怀旧情怀更加浓重,给我的代入感也更强烈,片中的很多物件都是我小时候家里有的,比如小鸡闹钟、旋钮台灯等等,其实不光是那些工业厂区,对于所有父母都是双职工的八零后来说,我们的生活都是一样的。这部因为导演张大磊恍惚之间的白日梦而萌芽成形的电影,也把所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又带回了记忆中有些失去色彩的那个年代。

  当年的我跟片中的小雷几乎一样,我父亲也同小雷的父亲一样,大人们安于生活,孩子们百无聊赖。对于这些整日骑着自行车来往于家与单位之间的父辈们来说,生活就是无数个由上班下班的自行车、吱吱作响的电风扇和假期公园的闲适日子组成的总和,等他们老了,就能坐在街头晒着太阳,看着自己曾经年幼的崽儿们坐到自己曾经的位子上,过着与自己一样平凡的日子,直到他们再老去。

 然而就像八月的天气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暴雨,“下岗”这个词儿也像毫无征兆的大雨一样突然而来。就像他们已经熟悉了无数次的各种“运动”一样,伴着国家号召这四个荣誉感强烈的字,他们失去了工作,只剩下手中生锈的自行车,我的父亲,也没有逃过这次大潮的冲刷,成为无数下岗人员中的一员。

这一切对于还是孩子的我是根本无法去理解的,就像片中小雷无法理解父亲为什么要去远方,无法理解父亲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叔叔们为什么突然失落的唱起歌谣,无法理解那个姓郭的胖子为什么横行霸道一样。其实我们的父辈们他们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国家一号召,他们就要丢掉工作,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只是因为命运的大潮来临时,他们是要被拍上礁石的那一批。

虽然这部电影在叙事内容、剪辑和情节推进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但它举重若轻、朴实而细腻的情感表达足以称得上优秀。影片最后小雷伸手搂住的空气不单是搂住身在远方的父亲,也是我们在搂住曾经的自己,搂住那段消失的岁月与记忆。

王倩  2016214467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