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上午10点,电影评论中心于上老师与通识教学部黄揽月老师携手于六度空间·8½电影放映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别出新意的“电影×历史”双师课。本次双师课堂两位老师以“类型电影”为主题,旨在让同学们领悟“经典好莱坞”和“新好莱坞”的电影特征,并学会从美国历史的角度解读特定时期的好莱坞电影。
课程伊始,黄老师将同学们引入了到19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历史情境中。从汽车、电器、投资,到国际与国内双管齐下的助推,黄老师首先提到了危机前夕美国经济繁荣的表现及原因,进而结合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等多层面实例,分析了当时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影响。于此,黄老师话锋一转,向到场同学们抛出一个思考题:“为什么在经济大萧条的情况下,美国电影却迎来了璀璨的经典好莱坞时代呢?”
在同学们针对提问各抒己见之后,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答案,虽然美国经济大萧条对好莱坞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久观众便重回了影院,即使外部社会分崩离析,银幕之内造梦从不休止。于老师向大家讲到,20世纪30至50年代是影史上的“大制片厂时代”,也是“类型电影”的摇篮。八大制片厂在此期间包揽全美大多数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三大环节,同时在“制片人中心制”和“明星制度”的推波助澜下,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将电影打造得标准化、程式化、以商业盈利为目的。除了外部商业策略,于老师又结合《惊魂记》《德古拉》《双重赔偿》《关山飞渡》等电影中的典型片段,为同学解析“公式化的情节”“脸谱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符号”三项经典类型电影内部的叙事及视听特征。然而,1948年《派拉蒙法案》判定大制片厂垂直整合为非法行为,固有模式的解体对好莱坞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不久之后的六七十年代,好莱坞迎来了极具风格的“新好莱坞时期”,它是历史的缩影,也是对经典类型电影的一种反叛。由此,黄老师向同学们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前后发生在美国社会政治、文化领域的青年人抗议运动,既包括校园民主运动、妇女解放运动、黑人民权运动、反战和平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同性恋者权利运动等政治革命,也包括摇滚乐、性解放、毒品、嬉皮文化及神秘主义和自我主义的复兴等方面的文化革命。此时,个体意识觉醒的战后一代,开始鄙视曾经被正面赞美的“美国精神”——因为现实中的种族暴力纷争、总统遇刺、越南战争泥沼化等事件,早已使所谓的自由、团结、不怕牺牲、勇敢等美国标签充满了虚伪的道德感与装饰性。
于老师结合《邦尼和克莱德》《逍遥骑士》《出租车司机》等影片中的段落,向大家解析彼时历史为“新好莱坞电影”提供了与时俱进的主题和人物特征,而二战后欧洲各国电影新浪潮中艺术性的视听及叙事策略,也为新好莱坞电影中对传统手法的反叛提供了借鉴的思路,它们共同成就了最终大家难忘的一些开放式的结局、亦正亦邪的主人公、非线性的叙事。随后,于老师也提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星球大战1》《大白鲨1》等电影,标志着好莱坞走向“后经典”“高概念”大片盛行时期,此后类型融合逐渐成为大势所趋。
最后,课堂在同学们的小组讨论与汇报交流中步入尾声。本场双师课堂以通识选修课《经典电影赏析》之“类型电影”为出发点,稳抓电影和历史的相互作用性,融汇两位老师专业所长,史论结合,对学生知识视野的开阔和跨学科学习能力提升大有裨益,打开了学生学习赏析与评述电影的新思路。
学生反馈:
很幸运能率先体验“双师课堂”,两位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同时讲课让我获取了跨学科的知识内容,也觉得很有趣。在以一种很新的形式学电影、学历史,期待以后有越来越多这样的课。
——2022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升本7班 王炜涵
本节课形式创新,没有只是讲很多文字,艰涩难懂。而是图文并茂,以实例辅助。有不同专业的老师为我们科普知识,也有通过提问的形式,增加了互动,没有干枯的讲解,让同学勇敢地喊出自己的答案,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新尝试。
——2022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升本7班 陈焕婷
(电影评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