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通识教育 > 正文

【育人融合】异乡人眼中的中国——记鱼城书院哲学与思辨系列第三期

时间:2021-04-19 浏览量: 编辑:程靖媛

4月16日,鱼城书院哲学与思辨系列第三期活动在空格影音室如约开展。通识教学部的庞文华老师带来主题为异乡人眼中的中国——以《江城》和《在中国大地上》为例的非虚构作品阅读分享。

《江城》是何伟(Peter Hessler)中国纪实三部曲的第一部,他以异乡人的身份感受着九十年代的中国,在教室俯看奔腾的乌江,和那些在时代潮流中挣扎的小人物打着交道,描写了那个至今都感到熟悉的生活世界。在一开篇,何伟便紧紧抓住了读者的眼睛,“我是从重庆乘慢船顺江而下来到涪陵的。那是1996年8月底一个温热而晴朗的夜晚——长江上空星斗闪烁,漆黑的水面却映不出微弱的点点星光。”一个夏夜,在漆黑中开始了未知的旅途。那个时候,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更多依靠水。

在何伟的笔下,那个陌生的日常世界再次显现。当问到在场的同学们对九十年代的印象时,大多数同学印象模糊,而何伟的文本恰是最合适的回应。庞老师提到,读《江城》常常会感到亲切,一方面因为何伟写的是自己的家乡,好奇现已消失的回荡着号子的江城;另一方面是因为何伟通过文学课堂与来自大山的学生建立了某种联系,共同经历了许多美妙的时刻,那些时刻像是魔法,让同作为教师的庞老师也深受触动。以课堂为镜像,庞老师联结起1996年的文学课堂和2019年何伟在川大开设的非虚构写作课程。1996年,在有中国特色的莎士比亚课上,何伟逃避掉各种文艺理论,在学生们质朴而真诚的表演中,共同追忆着四百多年前莎翁深爱的女子,感受着文学魅力;2019年的课堂上,何伟用关于社会阶层的三个问题引出乔治·奥威尔对自己的阶层定位,引出奥威尔如何沉浸式地体验最底层的生活,写出客观的感受。何伟深受奥威尔的影响,不管是在涪陵,还是在北京的怀柔,亦或是在埃及,他都一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去观察与记录。由此,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各色人物是鲜活的,仿佛我们也同在一个时空。

庞老师分享第二本作品——保罗·索鲁的《在中国大地上:搭火车旅行记》。不同于何伟,索鲁观察记录的是火车上的人和事。索鲁在1986年乘着火车从欧洲出发,一路向东,经过蒙古,来到内蒙古,开启了他的天南地北之旅。索鲁的言辞更加犀利,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充斥着官僚式的冷漠的列车员、会说英文想要去沿海城市发展的年轻人、还有拥挤的火车。索鲁并没有像何伟一样长时间地待在一个地方,他的视野不断地在发生变化,更多依靠的是独到的观察,因此个人色彩更浓厚。

《江城》和《在中国大地上》两部非虚构作品为我们展现了慢慢被遗忘的年代,记录本身就是重要的。在分享活动的最后,庞老师引用何伟在《江城》序言中所说:“记录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当下中国发生的事情,就值得大家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好好记录下来,不管你们写不写,发不发表。因为总有一天你们的孩子会问你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不记录下来的话,你可能就忘了。”阅读与记录是我们面对不断流变的世界的静默回应。活动的最后,庞文华老师预告了一下次哲学与思辨系列的活动,主讲人仍是她,所分享的阅读内容则是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威尼斯商人》。

 

 

图文:张娴雅、庞文华

通识教学部供稿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