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通识教育 > 正文

【通识课堂】“慧眼”校园贷,远离“青春债”——记《信息技术与社会》课堂学生VCR展示尝试

时间:2021-12-03 浏览量: 编辑:喻洁


为切合“以学为中心,回归教育本源”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高同学们对《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的认知,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信息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通识教学部金姝妤老师“以学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表达与阐述,设计课堂小组视频制作等,利用热门APP剪辑制作。比如让学生自己制作VCR反映和信息技术发展相关的社会问题,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社会认知度。结合本门课程当代大学生如何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警惕校园网贷,练就一双属于自己的慧眼。

课堂开始,老师提到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主义盛行,其中就有青少年和大学生透支消费的现象,部分大学生深陷网贷陷阱的新闻层出不穷,各类大小网贷平台应运而生,越来越多触目惊心的网贷套路被曝光,大学生网贷屡屡引发争议,成为公众关注的热门话题。这种现象背后,平台的诱导行为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前网络贷款门槛低,各类产品广告铺天盖地,充斥于年轻人每天要使用的各个手机应用中。一些正规、大型消费贷款平台,也针对大学生提供“精准服务”,各类循循善诱的让利规则暗藏玄机。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和大学生,劝诫广大学生警惕身边的不良校园网贷,切勿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使自己的青春陷入万丈深渊。

随后,学生开始分组展示。其中自导自演的小组视频作品展示《被贷走的一天》,《贷价》就给大家呈现了两个关于借贷的故事,其中《被贷走的一天》“小鹏的女友小吴,存在严重的攀比心理,不满足于当前低水平消费的生活现状,想购买高奢产品,小鹏没办法,只得在小磊的介绍带领下,接触了网贷,但幸小磊是警察的卧底,警民联合,协同作战下,收集到了小张组织,违法借贷,暴力催债等证据,将其抓获,最后小鹏,小吴也对自己做出了反思,不该存在攀比心理,不该接触网络借贷”,贷款介绍人是警察的卧底,这一巧妙的情节反转,使得故事有了圆满结局。故事的结尾也告诉了同学们,拒绝网贷,从你我做起。

接下来是老师评讲及总结,希望同学们以学业为重,理性消费,拒绝攀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鼓励同学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了解和掌握必要的法律和金融知识,自觉抵制“非法校园贷”。《信息技术与社会》课程通过课堂小组视频的分享形式,让同学们了解了网络借贷的现实危害,充分发挥了育人效果,同学们纷纷表示会注意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并坚决抵制不法的网络,树立安全意识共创造和谐校园。

此次尝试,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参与度更高。在未来的课堂设计中,会逐步的有不同的尝试,通过更丰富的教学设计环节,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让不同学科的思维方式得以在课堂中展现,通过实践达成通识成效。


撰稿:金姝妤

摄图:付俊杰

(通识教学部)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