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育人模式 > 通识教育 > 正文

【双师授课】中英双视角,解读新消费——记《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双师授课

时间:2024-04-16 浏览量: 编辑:喻洁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新消费概念崭露头角,其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经济逻辑?是市场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匹配,还是科技进步与消费模式的深度融合?是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深刻变革,还是政策环境与市场机制的共同推动?中国“新消费”与国际“新消费”相比又有哪些特殊之处?生活中用到如此多的经济学指标,你能准确记忆其英文全称与缩略语吗?由此,通识教学部教授《生活中的经济学》课程的徐逸楠老师联合外国语学院教授《高级英语》课程的周迪老师在7208就《生活中的经济学》的中国“新消费”这一专题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双师授课。

从票证时代到“新消费”浪潮——中国消费模式的变迁

课程伊始,为帮助同学们感受消费模式的变化,徐老师以历史时间为脉络,举例说明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至今,从最开始的粮票、布票等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再到让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国制造,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消费认知被不断改变、塑造,新型消费模式逐渐形成。接着,徐老师让同学们思考发生在身边的新型消费模式,并邀请一位学生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新型消费模式进行陈述,蒲佳雪同学发言说:“盲盒”、“围炉煮茶”、“乐高”等是新型的消费模式,接着同学的发言,徐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中国“新消费”的定义以及消费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变化趋势。

消费数据的双语解读——课堂互动深化理解

紧接着,为使学生们能够通过数据了解消费变化,深刻的记住消费数据的含义与简称,周老师先用中文详细介绍了各个消费数据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现实经济中的应用,接着,他再用英文对这些内容进行复述,确保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为了加深学生们的记忆,周老师还特别安排了一个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们可以自由组队并用中文或英文就某个消费数据展开讨论,分享对该经济数据近几年变化的看法,讨论结束后吴艳同学和刘欣雨同学主动举手参与。

盲盒市场异军突起——未知性游戏化体验共塑消费新风尚

徐老师在讲述完消费数据和中国“新消费”特征后,将话题转向具体消费市场的变化,并以盲盒出圈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她指出,盲盒出圈背后的经济逻辑主要基于其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消费者心理。首先,盲盒凭借独特的未知性、强烈的惊喜感以及收藏价值,成功吸引了众多年轻消费者的目光,这种消费模式更在消费市场中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势力。其次,盲盒经济利用了游戏化消费体验的心理效应,消费者在购买盲盒的过程中,享受到的不仅是获得产品的满足感,更是一种游戏化的体验,这种体验使得购买行为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然而,盲盒经济的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品质量问题、冲动消费和概率不透明等,所以,伴随盲盒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监管也要不断规范与完善,以更好的服务消费者和市场。

课后,学生们纷纷反馈中英双语授课+双师授课的模式十分新颖,尤其在中英教学的过程中,周老师通过幽默诙谐的英语问答形式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徐老师将不好理解的部分做中文解释,加深了学生们对不易记忆且复杂的经济数据的理解。

通过对中国“新消费”这一专题的学习,学生们在理解消费市场的需求与供给的特征与变化趋势的同时,进一步掌握与分析消费市场新出现的消费现象、消费品牌及背后的经济学逻辑,客观展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民生需求、企业经营的政策支持,与此同时揭示国内商品市场繁荣的原因,帮助同学们树立大国自信、品牌自信。




撰稿:徐逸楠

摄图:徐逸楠、周迪

通识教学部

  • 合川校区地址:重庆市合川大学城假日大道1号

    邮编:401520

  • 綦江校区地址:重庆市綦江区登瀛大道36号

    邮编:401420

乐教 乐学 创造 创业

重庆移通学院 版权所有      渝ICP备12002696号-1